摘要:导读:“城隍”是人格化的中国城市守护者,最早是老百姓对于城墙与壕沟的朴素信仰,明代以后才被官方纳入体系。那么,民间流传的神仙城隍是怎样的?城隍是干什么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民间流传的神仙城隍如果说农村是由土地神来保护的话,那么城市就是由城
导读:“城隍”是人格化的中国城市守护者,最早是老百姓对于城墙与壕沟的朴素信仰,明代以后才被官方纳入体系。那么,民间流传的神仙城隍是怎样的?城隍是干什么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民间流传的神仙城隍
如果说农村是由土地神来保护的话,那么城市就是由城隍来保护的。在旧中国,几乎没有一城不设城隍庙,因为俗传城隍是城市的保护神。城隍神的职掌,主要是负责守护城池,保障治安。作为城市守护神的城隍,香火旺盛,在民间影响很大。从很多文学书或者描述古代的电影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到城隍庙里面祭拜的情景。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仿照各级官府衙门的规模建造城隍庙,企图利用城隍神信仰在精神上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因此,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城隍神常被作为腐败贪婪的地方官吏的象征而受到嘲笑和讽刺。
城隍是干什么的
城隍爷,也叫城隍神、城隍。在古代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城隍神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明。他们大多由为地方民众做出贡献的名臣英雄扮演。作为中国民间和道教信仰中守护城池的神祇,城隍被视为保护城市安宁的护卫神。
城隍神的兴起
城隍神在南北朝时期兴起,至明清时期逐渐演变成与地方政府派遣的“阳官”相对应的“阴官”。他们专门负责处理各种大小阴间事务。每个地方的城隍有不同的人出任,甚至可以由老百姓自行选举。选举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者是历史上正直聪明的人物。
在《周易》和《易经》中,我们可以找到最早关于“城隍”一词的文献记载。《周易.泰封》中提到:“城复于隍,勿用师”,意思是城墙倾覆时,应该停止使用军事手段,政府应该停止战争和冲突。从这里可以看出,“城”是指城墙,而“隍”是指护城河。因此,“城隍”的意义是指防守城池的护城河。
在古代文献中,有关城隍神的记载非常有限,最早记载城隍神显灵护城的事件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慕容俨在郢城镇守期间,被南朝梁军包围,梁军用荻洪截断了城内的水源,形势十分危急。当时城中有一座城隍庙,人们纷纷祈祷城隍神保佑。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滔,荻洪被冲垮了,城隍显灵保佑了城池的安全。这是关于城隍神显灵护城的最早记载。
城隍神的职责
城隍神的职责是非常广泛的,他们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和枷锁将军等神。其中,城隍的首席助手是阴阳司,他们协调各司的工作,监察各种案件,并将报告提交给城隍。
在中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城隍庙。上海有三大城隍:老城隍霍光、城隍秦裕伯和新城隍陈化成。东南地区也有三大城隍: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和上海城隍秦裕伯。此外,还有其他知名的城隍神,如北京城隍杨椒山、福州城隍陈文龙、福建省都城隍周苛、芜湖城隍徐盛、柳州城隍柳宗元、苏州城隍春申君、邕州城隍苏缄、南昌城隍灌婴、绍兴城隍庞玉、曲沃城隍申生、济南城隍铁铉、郑州城隍纪信、和县城隍范增、谷城城隍萧何、杭州城隍周新以及台南小南门城隍朱一贵。
城隍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保护城市安宁的神明,也是人们心中对英雄忠烈精神的崇敬和追求。通过对城隍神的崇拜和祈祷,人们希望能够得到城隍神的庇佑,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幸福。同时,城隍神也成为人们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纽带。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城隍神都扮演着保护城市安宁和人民福祉的角色。他们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代表着人们对和平与安全的向往。无论是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还是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城隍神都是我们值得深入了解和尊敬的重要神祇。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民间流传的神仙城隍,城隍是干什么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