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春节,普宁英歌在伦敦街头精彩亮相;端午节期间,手工造龙舟在龙舟赛中大放异彩;传统咏春拳化身为舞剧,在海内外剧场大受欢迎。近年来,广东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发展...
今年春节,普宁英歌在伦敦街头精彩亮相;端午节期间,手工造龙舟在龙舟赛中大放异彩;传统咏春拳化身为舞剧,在海内外剧场大受欢迎。近年来,广东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发展,岭南非遗频频出圈,风靡网络。
这些非遗民俗、非遗美食和非遗技艺刷新了人们对岭南文化内涵的认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它们也为文化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7月11日,“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在肇庆学院举行。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面向未来的广东文化遗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贡献智慧。
**守正与创新: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
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如何激发其新生机,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创新也因此成为此次座谈会的关键词。
**张春雷(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指出,老字号、非遗和文物都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老字号很有必要。当前,老字号面临着创新难度大、推广力不足、缺乏互联网思维等困难。
**蓝韶清(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以罗浮山百草油为例,探讨了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适应现代需求的路径。他强调要“守正创新”,既传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实现“扬弃”。
非遗传承人的困境与突破之道
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艺精湛的传统技艺难以变现,导致传承人难以维生;部分非遗产品价格高昂,使得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谭展鹏:解放思想,实现生产工具解放
想要帮助非遗脱困,需要在三方面实现突破:思想解放、生产工具解放和创新。其中,生产工具的解放是质的飞跃。以刺绣为例,刺绣的技艺和材料不断演变,但手工刺绣仍然是传统技艺的主流。
国内刺绣界存在两股水火不相容的力量:手工刺绣者轻视电脑刺绣的技艺,但难以变现自己的作品;电脑刺绣者赚钱却对手工刺绣不屑一顾。应当引导电脑刺绣与手工刺绣相辅相成,实现共赢。
刘娟:灰塑艺术的创新之路
灰塑艺术是岭南建筑的独特标志。为了避免消亡,灰塑艺术经历了艰难的品牌文化打造过程,既是思想的革新,也是技艺的提升。在创新方面,灰塑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求变。
创新之路充满挑战,需要政府决策者、创新者和传统艺人的共同努力。广州灰塑艺术已从单一产品生产转向建设灰塑园区,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带动非遗项目的发展。
梁健:肇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肇庆面临文化遗产传承的三大挑战:资金不足、人才流失以及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度低。
针对这些挑战,肇庆提出了拓宽资金来源、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传承方式等对策。肇庆还设想打造“肇韵文创汇”项目,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创新平台,促进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文商旅融合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非遗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专家指出,通过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文旅融合和非遗技艺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文旅融合 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发展**
大力推进“文旅融合”是保护、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广东南雄珠玑巷为例,通过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的积极努力,南雄珠玑巷从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入手,逐步发展成为连接海内外广府人的重要桥梁和国家4A级景区,实现了文化、旅游和寻根的深度融合。
南雄珠玑巷“文旅融合”的成功离不开民间社团的鼎力支持和海内外广府乡亲修复古迹、传承文化的热忱。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精神。
**香云纱:创新融合,引领行业未来**
国家级非遗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作为核心引擎,推动香云纱产业在“升华与沉淀”双轨上稳健前行。香云纱产业应坚持“守正创新”,跨界融合非遗项目,既保留传统精髓,又注入新活力,提升产品美学和功能,成为高端消费新宠,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为解决品质问题,应制定和实施国家标准,指导行业规范化发展,为传统技艺的现代传承和国际推广奠定坚实基础。香云纱的独特性源于自然与工艺的完美结合,却缺乏科研基础,需要跨学科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香云纱的历史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其早期形态面临消失风险,复兴技艺需在高端研发与市场拓展并举,壮大基层行业集群,夯实广东香云纱的基础。
**文化遗产: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广东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广东文化遗产涵盖建筑、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活态传承的独特魅力。目前,广东省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创等产业融合,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景区和文创产品,岭南非遗也在线上线下频频出圈,但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建议从政策保障、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建立更完善的机制,让广东文化遗产为更多人所重视和喜爱,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加强广府文化生态保护,促进乡村振兴**
加强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对建设文化强省,构建广府文化传承体系,做好广府文化的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和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盘活和保护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共同富裕同频共振,形成传承有序、氛围浓厚的文化保护体系,增强民众对广府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通过文旅项目的开发,可以将肇庆打造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行区。这一实践路径不仅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育和活化,还能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实现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和谐共生。
**正视不足,补齐短板:保护与传承是大势所趋**
目前,广东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旅游景区、教育基地和文化创意等形式,已取得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局面。
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专家指出,广东省每年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财政资金不足2亿元(2021年为1.9亿元,2022年为1.867亿元,2023年为1.438亿元,2024年为1.53亿元)。若平摊到16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32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816个省级代表性项目上,可谓杯水车薪。
对此,专家建议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省级和各级财政可选择部分代表国家形象和广东特色的项目作为重点,集中财力投入,促进发展。应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广东省优质文化品牌。
对于广东省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出适合进行创造性转化或创新性发展的项目。在此基础上,还应制定中长期传承发展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引导项目与经济部门和企业联手推进。
目前,城乡规划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缺乏有机结合,城乡规划建设尚未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也未能惠及城乡建设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离不开文物、文创、文旅、研学的专业人才,但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体系尚待完善,“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群众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主体力量,文物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在“保”与“用”“修”与“拆”之间很难形成统一意见,这导致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破坏、遗忘甚至消失的风险。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时加强统筹规划与制度建设,深入发掘文化资源潜力,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间谋求有效协调的发展。
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岭南地区保存最丰富、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但在保护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比如,通过勾描涂漆等方式能提高摩崖石刻文字的清晰度,但部分涂漆与原貌差别较大,需要谨慎从事。拉丁文字、斗光洞等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误涂,应尽快纠正。
由于摩崖字迹不清晰,机构和学者在挖补石刻时,曾出现笔画刻错的情况,如《端州石室记》首字“日”被挖改为“田”字等失误已无法挽回。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的保护需要更多文物工作者、书法艺术家、文史专家等各方面力量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