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以“云认养”为代表的“认养经济”悄然兴起。“云认养”与传统认养模式相比,在认养对象、方式、营销策略和产业结构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消费者和业内人士也表达了担忧和顾虑...
近年,以“云认养”为代表的“认养经济”悄然兴起。“云认养”与传统认养模式相比,在认养对象、方式、营销策略和产业结构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消费者和业内人士也表达了担忧和顾虑。
消费者李立荣在河北唐山市认养了一亩农田,体验到了“赛博农场”的乐趣。她说:“不仅能线上监测农田情况,还能线下参与种植和收禽等活动。孩子们既能了解粮食来源,也能享用绿色健康食品。”
暑期期间,“云认养”迎来新一波热潮。专家表示,借助互联网平台,“云认养”跨越地域限制,促进了消费者与农业生产的多维互动,有利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认养一亩田仅需3888元。在手机屏幕上,李立荣的外孙女在家就能观看农田实时监控,管家正为农作物施药施肥。李立荣通过小程序认养了农田,可按需选择认养面积、类型和周期,24小时视频监控让认养者随时了解农田情况,还可随时与管家沟通。
在认养期间,李立荣和家人不仅能收获农作物和鸡蛋,明年3月还能收到分装好的鸡肉。认养项目包括网络监测、农事溯源、农事体验等服务,认养者可获得大米、稻蟹、玉米糁、鸡蛋、公鸡等产品。
小程序工作人员表示,认养者可购买“认养卡”自用或赠送。农田认养可“私人订制”,认养者可自行选择头像和名称,工作人员负责制作和安装认养标牌。
随着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云认养”模式应运而生,其在认养对象、方式、营销策略和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突破,重塑了消费体验,促进了产业融合。
消费者张清云在景区附近认养了一只鸡。她说:“每年支付199元,隔期收到100颗鸡蛋,结束后还能得到3到5斤的公鸡。”除了亲自养鸡,张清云还会到附近景区旅游,结合饲养和旅游两不误。
记者发现,多个“云认养”平台的项目涵盖了农作物(蔬菜和水果)、动物(鸡鸭、牛羊)以及无实物回报的公益项目(古树、古民居、海洋生物)。例如,有人认养自然保护区的千年古树,还有人共同认养一只海豚,在网上观赏它在海洋中自由遨游。
江西聚橙优橙品牌的创始人袁经礼表示,“云认养”机制灵活,消费者可在“认养一棵脐橙树”项目中按年或十年认养,认养数量与树龄不限,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直接衔接。
袁经礼介绍,社交平台和口碑传播是认养项目的营销手段。项目已全渠道宣传,包括朋友圈、粉丝社区、短视频直播和达人合作,同时收集消费者反馈,优化生产方式。
“云认养”的挑战
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对“云认养”也提出了一些担忧。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员郑淋议分析,“云认养”消费主要集中在高端消费群体,受众面窄。数字软件和生产监控追踪设备的前期投入成本高,运营成本对农户来说较高。
江西忠诚果业的果农曹春曾开展果树“云认养”项目,但最终放弃。他表示,地理位置偏远、果树品种小众、不熟悉社交平台推广导致认养人数少。
近年来,咖啡爱好者中流行认养咖啡树。但一些消费者发现认养的并非一人一树。有消费者表示,监控显示的是整个咖啡园,收到的咖啡豆也是集中烘焙的,服务未达预期。
袁经礼认为,建立消费者信任是“云认养”的难题,需要长期积累。曹春指出,避免“云认养”陷入没有消费者线下参与的“真空状态”,对于推动“云认养”创新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消费者实地体验,单纯的线上认养效果和影响力可能会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