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启未来之扉,深圳春声永不歇

admin 次浏览

摘要:深圳,一座怎样的城市? 创业者说,深圳是创新的摇篮,活力四射,是梦想的乐园;企业家说,深圳是法治的典范,投资者的天堂,是企业的摇篮;年轻人说,深圳是奋斗者的天地,奇迹的诞...

2445

深圳,一座怎样的城市?

创业者说,深圳是创新的摇篮,活力四射,是梦想的乐园;企业家说,深圳是法治的典范,投资者的天堂,是企业的摇篮;年轻人说,深圳是奋斗者的天地,奇迹的诞生之地,是心中的圣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深圳——年轻、开放、包容,这里充满希望、活力、生机和奇迹。

追逐梦想,有人仰望星空;怀揣理想,有人面向大海;心怀希望,有人脚踏实地。

“春天的故事”在南海之滨不断回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永不过时。

“春天的故事”在南粤大地不断续写。这里的奋斗者们永不满足于高楼大厦的崛起,而是不断仰望天空,放眼未来。

“春天的故事”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唱不完。

◎刘逸鹏 杨子晏 徐潇潇 记者 黎灵希 何漪 唐燕飞

天空之城

巴黎奥运会期间,来自深圳龙岗的高巨创新,用 1100 架 EMO 无人机点亮了巴黎夜空,结合埃菲尔铁塔造型,绽放烟花,变幻出奥运元素图案,上演了一场震撼的“赛博烟花”秀。

高巨创新负责人表示:“无论你有怎样的浪漫设想,多么天马行空的创意需求,我们都可以帮你实现。公司无人机产品持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刚成立时的高巨创新,是一家传统的手机模型制造企业。直到 2014 年,高巨创新向低空经济领域探索,转型打造无人机编队空中数字科技的新形式。建立自己的无人机产线,打通供应链堵点,通过不断研发学习,高巨创新成为了国内少数拥有全产业链的无人机制造企业之一。

“深圳又称鹏城,所以‘飞翔’是这座城市的基因。”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经济专委华南区执行会长刘立波说。

深耕无人机行业 10 年,刘立波见证了深圳一步步迈向“天空之城”。

“将举全市之力集聚资源,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培育低空经济,目标是成为‘低空经济第一城’。”8 月 2 日,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定下目标。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已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深圳凭借着科技创新优势和雄厚经济实力,在无人机、直升机、eVTOL 等领域加强布局,向着“天空之城”进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无人机飞行达 25.5 万架次,同比增长 38%;直升机飞行达 1.2 万架次,同比增长 20%;新增货运航线 51 条,同比增长 130%。

2024 年,被称作低空经济元年。在低空经济“风口”来临之前,深圳已下好“先手棋”,先行领航,为低空经济发展营造了开放的政策环境、完备的产业链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使得通用航天器在鹏城率先“起飞”。

自 2022 年以来,深圳先发制人,发布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还制定了《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 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黄超勇表示,深圳良好的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截至 2024 年 6 月,深圳已建成 249 个低空起降点,开通 207 条无人机航线。在宝安、龙岗、坪山等区建成占地超过 50 万平方米的无人机测试场,具备测试、校验飞行等功能,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黄超勇指出,“生态完善、产业链完整,是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以无人机行业为例,在零部件方面,无人机芯片、机体结构、电机、电池、飞行控制系统等主要零部件产品,半数由深圳企业生产。

“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出深圳就能造出一台无人机’,甚至‘不出南山区就能造一台无人机’。在南山区就能实现产业内循环闭环,彰显了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的绝对实力。”黄超勇说。

无人机行业的消费级龙头大疆、工业级龙头丰翼科技等众多企业,均扎根深圳,茁壮成长。数据显示,目前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50%,1700 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在深圳聚集成势。

当前,通用航空器已经覆盖物流、交通、医疗、救援等上百个应用场景,在深圳形成了千亿级产业规模。

为梦想助力,创投资本是关键。深圳的“梦都”之誉,要归功于以天使基金、创投机构为代表的创投资本。

34 家独角兽跻身胡润 2024 全球独角兽榜百强、34 家公司入榜胡润 2023 全球瞪羚企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中小企业项目 1.3 万个……一连串的数字勾勒出深圳“天使之城”的创业投资生态。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达到 1652 家,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数量合计 7787 只,存续规模接近 1.5 万亿元——在全球风险投资中心中,深圳位列第九,在国内位居第三。

深圳作为国内最早探索创业投资的城市,打造了从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等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形成了多元化、全链条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以“资本引擎”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圳设立了天使母基金和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构建了支持早期科技创新的完整投资体系。其中,深圳天使母基金规模达到 100 亿元,支持初创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则继续前移投资阶段,专注于更早、更小的科技项目,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期科技项目,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河套的香港创业者刘振韬指出,自主研发技术固然重要,但资金紧缺是创业者的普遍难题。

今年,规模达51亿元的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应运而生,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深圳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大湾区专项基金,将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助推器’作用,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私募股权创投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持续资金保障。资金循环生态有序建立,耐心资本占比明显提升。2023年,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募资来源中,中长期资金规模大幅增加,出资规模高达2392.1亿元。其中,引导基金、保险资金出资规模分别达到797亿元和1330亿元,同比增长28.5%和51.7%。政府出资、养老金与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也呈现显著增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助理张娜表示,深圳创投行业的繁荣离不开政府积极引导和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深圳出台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着力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为创新资本深入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撑。

深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等机构积极发力,通过汇聚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市场机构等各方资源,帮助企业从早期培育、中期辅导到后期上市实现全链条贯通,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全链条服务体系。

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未来之城、明天之城,正在加速奔跑。在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的一个实验室里,两台六轴机械臂机器人正在工作。这些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无需科研人员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一整套复杂的细胞培养工作。

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主任李子刚介绍道,“这一套设施就是‘细胞工厂’。其最大优点在于能够生产高质量的标准化细胞产品,从而将科研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该转化中心专门设立了名为“天使荟”的孵化平台,将小实验室孵化为小微企业,再将小微企业孵育为科技创新赛道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截至去年年底,该转化中心已注册的企业已接近40家。

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副主任陈杰安表示,“企业家们洞察市场,科学家们精于研发。我们的职责就是搭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为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提供基础支撑”。

这是深圳坪山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缩影。深圳坪山久负盛名的“BT大道”不仅是引领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之路”。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一款创新药从研发走向临床需要克服重重难关。近年来,深圳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集聚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方式,打通了“研发+转化+生产”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立足医疗器械产业高端发展,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先锋城市,是深圳“布局未来”的生动诠释。

“人工智能的发展势不可挡,热情拥抱吧!”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说。

“人工智能+”不断叩响未来产业的大门。其中,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新型工业化的未来奠定基础。自通用大模型“腾讯混元”发布以来,腾讯的人工智能“火种”愈发旺盛。

在重点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泰马钢”),一机一屏、无须人工的“透明工厂”系统,可根据订单自动生成生产流程及工艺,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系统管理。

腾讯云助瑞泰马钢建成全国高温耐火材料行业首个“透明工厂”,生产效率提升 30%,故障率降低 25%,生产能耗显著降低。

“大模型的构建只是起点,将技术落地产业场景、创造价值才是目标。”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吴运声表示。

人形机器人也逐渐走入现实。深圳机器人产业从“电子之城”迈向“机器人之城”,在全球掀起一股旋风。

深圳优必选推出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不仅进入吉利极氪 5G 智慧工厂,还进驻日本养老院、韩国幼儿园等场景。

“优必选专注深耕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三大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将解放人类的重复性劳动。”优必选董事会、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表示。

依托雄厚的电子产业基础以及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支撑,深圳正打造“机器人之城”。《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显示,2023 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达 1787 亿元,同比增长 8.7%,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发展势头强劲。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先行者,深圳企业勇于向“新”而行。

坪山区在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孵化培育上成绩显著;南山区在信息技术、算力网络领域涌现一批标杆企业;福田区不断推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金融科技等优质项目落地;光明区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对科研人才展现出强劲的“磁吸力”……

面向未来,布局未来,深圳在创新投入上不遗余力。2023 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 1880.49 亿元、同比增长 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 5.81%。这一比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圳是走向未来的象征。”尽管每个人心目中的深圳不尽相同,但这一句话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时间书写着崭新的篇章,目标锚定光荣的梦想,深圳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走向“明天之城”的道路上,将奏响更多“春天的故事”。

随机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青白江咚波电子商务网
2、本站永久网址:http://www.zcxhd.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