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童话线的剪纸拼贴和现实线中写实的2D手绘动画,两条线并行不悖。
【今日看片】
自2017年9月,动画电影《养家之人》(The Breadwinner)在多伦多电影节一鸣惊人之后,这部讲述阿富汗塔利班治下人民悲惨生活的动画就在电影爱好者之间口口相传。时隔一年多,《养家之人》确定于2019年1月11日正式在国内公映。终于来到这一刻,等待漫长却值得。这部从故事到画面都堪称"异色"的电影,理应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
在《养家之人》的宣传上,通常会强调两个点:阿富汗版"花木兰",以及该片与《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的渊源。严格来说,《养家之人》和同样在国内上映过的动画电影《海洋之歌》并无直接联系。它们均出自爱尔兰动画工作室"卡通沙龙",该工作室的处女作是以画面精美著称的动画《凯尔经的秘密》,导演为汤姆·摩尔和诺拉·托梅。5年后《海洋之歌》上映,导演则只有汤姆·摩尔一人。
到了"卡通沙龙"出品的第三部动画《养家之人》,导演则变成了诺拉·托梅,汤姆·摩尔退居制片人,该片也是少数由女性导演独立完成的动画长片之一。《养家之人》由小说《帕瓦娜的守候》改编而来,原著作者黛博拉·艾里斯是一名屡获大奖的加拿大作家,也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和反战者,曾多次前往阿富汗。这样全欧美+女性创作者的幕后阵容,让该片很容易被人诟病为贩卖煽情故事。但抛开那些虚无的大道理,以最本真的简单心态来纯粹感受电影,你很难不被它打动。
《养家之人》因现实主义题材所限,没有太多《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般梦幻绮丽的画面效果,镜头语言更为朴实。观众若只为漂亮画面观影,恐怕抱持了错误期待,该片最触动人心的其实是剧情。当电视新闻里那些老生常谈的"阿富汗人民在战火纷飞、地雷横行中生活""塔利班暴行下民不聊生""女性在这里受到残酷压迫"……脱离死板的文字,一条条化作画面逼视在你眼前,即使不清楚何为塔利班、也搞不清复杂的中东问题,生而为人的基本同理心也足以让人跟着主人翁的命运而揪心。
开篇时女主角帕瓦娜的父亲讲述着这片土地遥远辉煌的过去,而后被不同的统治者的铁蹄轮番踏过,只留下了惨遭反复蹂躏的人民,以及罪恶的果实——塔利班。帕瓦娜的父亲残疾、和善,是个学者,也是个疼爱女儿的好父亲。他偷偷教女儿读书识字,也努力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为灰色的现实带来一抹稍显轻松的亮色。然而因为莫须有的罪名,父亲被塔利班抓捕入狱,欲图营救的母亲也被打伤。
当家里只剩下抹眼泪的母亲、已经发育为女性身段的姐姐、尚在襁褓的弟弟,在"没有男性相伴女性不能单独出门""商店不能卖东西给女性"的荒诞社会里,一家人甚至连出门买米都做不到,毋提工作赚钱养家,只能困家中活活等死。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常被解读为"孝道"的体现。而在《养家之人》中,帕瓦娜面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困境:若她不剪断长发、以未发育的儿童之躯化装为男孩,那一家人将切实走投无路。帕瓦娜小小的身子,承担起了赚取家用的重任,这也是"养家之人"的点题之处。
小小的帕瓦娜不仅要"养家",还要"救父"。要如何从塔利班手里救出父亲,完成大人也难以做到的事?在此我们并不多做剧透。倒是在影片后半段,导演别出心裁的叙事手法值得一说。在帕瓦娜营救父亲的旅途中,她不断回想着一个叫"苏莱曼"的男孩对抗邪恶象王夺取希望种子的童话。一边是现实线中写实的2D手绘动画,一边是童话线中大量剪影反差、剪纸拼贴等跳脱的手法,让画面与现实线有显著区别。
随着现实剧情越来越紧张,童话中男孩与象神的搏斗也趋近白热化,双线互为映照,十分扣人心弦。当双线并进到千钧一发之际,帕瓦娜直接冲苏莱曼喊话,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就此打破,二者在此交汇——而后白光闪过,象王颓然倒下,现实中的帕瓦娜也化险为夷,观众松一口气。残忍的真相直到此刻才揭晓:原来,"苏莱曼"正是帕瓦娜早夭的哥哥。他在帕瓦娜这个年纪时,一天在街上捡起了一个玩具,其实那是个炸弹……白光闪过,"苏莱曼"从此变成了童话中勇敢的少年的名字。
童话中的苏莱曼终于回乡与族人团聚。而现实中的帕瓦娜也九死一生营救回了爸爸。皎洁的月光下,妈妈同样带着姐姐与弟弟,一瘸一拐地与帕瓦娜会合。四周一片黑暗,只有大漠的风沙永恒地吹拂。
电影结束了,真实生活中的黑暗却仍然没有散去,世界上的一些角落依然有默默无闻在黑夜中顽强前行的人们。动画中的悲惨故事,依然是现在进行时。为电影流过泪、揪过心,也许我们更需对真正的社会报以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