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南儋州12月22日电 (记者 王子谦)“投资洋浦,可以享受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15%’优惠。”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星之海”)副总经理林仕忠22日告诉记者,企业建设的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即将投产,“产品有10个点左右的税收优势”。
洋浦经济开发区是中国首个由外商成片开发、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率先进行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目前,“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零关税”政策,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简称“加工增值”)政策等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见效。
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主要负责人、二级巡视员乔山虎介绍,加工增值政策实施以来至2024年10月底,加工增值内销物品累计货值48亿元(人民币,下同),累计减免税款4亿元,实现从政策“盆景”到产业“森林”的转变。
记者在洋浦保税港区海南寰希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加工车间看到,工人正将进口的海参分解加工。“我们已完成多批次产品的销售,总额超700万元,可免除9%的关税。”企业副总经理陈冠文说,加工增值政策节省可观成本,企业计划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
海南自贸港另一项核心政策——“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也在洋浦成效显著。12月19日,在洋浦注册的新造油船“华顺油598”轮与重大件甲板运输船“盛畅777”轮下水,“中国洋浦港”船籍港船舶增加至47艘。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简称“洋浦国际”)港航物流部招商经理周思佳表示,洋浦港航物流产业加速集聚成型,在航运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正在持续提升。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说,洋浦已经初步搭建海南自贸港政策和产业的“样板间”,下一步要推动更多自贸港核心政策先行落地,同时在离岸贸易、跨境数据等外向型经济产业上精准发力。
近年来,大批企业在洋浦聚集,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林仕忠说,星之海可以与园区上游企业协同发展,还能利用航运便利进口原材料,将产品输送到日韩市场。
今年10月底,儋州洋浦提出提升“样板间”示范效果,推动资质配额管理、区内自由结转等政策性开放,明确在产权保护、电子商务、通关便利等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的制度型开放。
在中国首个“数字保税”区——儋州洋浦“数字保税”(来数加工)区,桉菏(海南)数产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桉菏”)正通过数字保税,将国外的工业数据加工成数据产品再外销。洋浦国际数字经济项目负责人张高说,桉菏带动下游30余家企业落地,来数加工的产业形态初步建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原副部长王晓红说,儋州洋浦建设“数字保税”区,对海南先行先试《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有重要意义。洋浦可以利用临近东盟国家的优势,重点发展面向东盟的离岸数据服务中心。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临近,洋浦口岸封关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联调联试。海关部门模拟封关后场景进行压力测试,逐步将洋浦保税港区实施的简化企业申报、“先入企,后检测”等11项政策措施扩大至洋浦经济开发区试点,企业累计享惠超8亿元。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裴广一认为,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儋州洋浦将在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数实融合、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取得更多样板性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