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2日在京闭幕。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国内外探寻中国经济政策趋势的最佳窗口。
总体来看,此次会议在整体导向上延续了12月9日政治局会议的定调,对政治局会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细化、落实和部署。进一步仔细分析会议通稿,此次会议透露出的几个“转向”信号,尤其值得关注。
信号一:从各自为战到系统集成,推动经济集约高效发展
关于2025年经济发展总基调的表述“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中,“守正创新”“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为新增内容。在之前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关于主基调的表述中,从未同时出现过这三个词组。(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在明确提出“六个统筹”的要求时,强调了“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在经济工作的规划与推进过程中,“守正创新”“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这三个词有着极为关键的现实意义。
守正创新,解决的是“胆子大”和“步子稳”之间的辩证统一问题。所谓“守正”,强调的是在进行“破”与“立”的改革取舍时,应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与原则为“正”;“创新”则侧重于凭借创新思维与举措,于技术革新、制度优化、管理提升等维度谋求突破,为经济注入新活力与竞争力,保障其稳定且可持续前行。守正与创新相融合,意味着在创新过程中保持理性与审慎,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既不能因害怕风险而畏首畏尾,更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快速突破而忽视了长期发展的根基,一哄而上导致资源浪费、市场混乱。
系统集成,着眼于经济体系的整体性、关联性和系统性,意味着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和环保等各类经济和非经济政策必须进一步有机融合,政策协同发力,规避相互掣肘。同时,打破部门与区域界限,达成资源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集约高效发展。
协同配合,旨在为应对经济复杂综合问题提供施策原则。这类问题往往涉及多领域多层面,需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携手合作、联动协同,从而实现削减内耗、共享信息、优势互补,提升工作效率与决策科学性,增强经济工作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全方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开辟新径。
信号二:从“稳健”到“扩张”,宏观政策目标和思路发生重大转变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首次“双扩张”组合无疑是各方关注的最大亮点之一。
货币政策方面,时隔14年,再度定调“适度宽松”,向市场传递出非常积极信号,是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决策部署。从明年施策重点来看,货币政策将采取更大力度的降息降准措施、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等举措。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框架,并运用各类货币政策促进价格目标的实现。
此外,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在2025年也显得尤为关键,货币政策的保驾护航,能够为财政政策实施创造更为有利的金融货币环境。对此,应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高服务特定目标的精准度,防止低成本资金套利空转。
财政政策的转向则更为亮眼。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明确提出了“提高财政赤字率”,这是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过的,之前都是类似“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这样的表述。
这一转向,是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压力做出的科学研判,是跳出过去“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失策思维,站在更长的周期来进行宏观布局。
目前来看,提高官方的赤字率可能是效用最大化的。一方面,增加财政支出,能够通过扩大政府投资、发放消费补贴等方式,直接提振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财政赤字率的提高向市场传递了政府积极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强烈信号。这有助于稳定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增强市场信心,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引导居民增加消费,从而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合力。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工具储备依然充足,包括提升中央赤字率、提高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等。此外,将加大对民生、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果。通过财政贴息和补贴政策,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等。
信号三:从“结构性改革”到整治“内卷”,供给侧改革有了新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命题,在2020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与“需求侧改革”的概念同时首次提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并没有再次出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表述,取而代之的表述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从 “结构性改革” 转向整治 “内卷”,供给侧改革思路有了诸多变化。关注重点上,由宏观结构转为微观主体行为与市场生态;政策导向方面,从鼓励竞争变为整治过度恶性竞争,且更注重公平与效率平衡;改革路径层面,从外部资源整合走向内部挖潜增效,从短期调整迈向长期优化,以此推动经济更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并构建良好市场竞争环境。
其实,所谓“内卷”,简单来说就是过度竞争,意味着没有企业能提出新的盈利模式或新的利润增长点,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在存量市场中博弈,通过降价竞争,最终损害的是利润。短期内,消费者似乎从中获益,但从长远来看,厂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会下降,最终导致市场进入一种不良的均衡状态。
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方法是将存量转化为增量,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等手段扩大市场规模,走差异化竞争路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增量,这正是中央所提倡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此,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有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被列为明年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创新为何难以实现?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老问题:企业家和市场信心不足,特别是民营经济。而解决企业“信心”问题,其实逻辑很清晰:企业家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资金、项目等“硬支持”,更重要的是“软支持”,包括公平的竞争环境、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稳定的政策预期、清晰的政策导向以及明确界定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未来,需要在法治、制度和政策方面,多给企业家一些保障和安全感,通过扎实地稳定营商环境,让企业心无旁骛去做创新。
信号四:从“头疼医头”到“长短兼顾”,资本市场改革向“健康牛”目标更进一步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资本市场的提法主要有“稳住楼市股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稳住”和“深化综合改革”同时提出,不仅再次确认党中央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经济战略的角度,并且体现了短期求稳、长期求质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4年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是决策层首次提出“投融资动态平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是对投融资动态平衡理念的进一步强调与深化。如今再次提出,并且与“深化综合改革”结合起来,代表着中央力图告别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政策市”的痼疾。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要完成从融资市场向投资、融资均衡发展市场的转变。为了实现“稳住股市”和“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的目标,未来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短期看,保持支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一方面,宏观政策需要进一步用实、用好结构性政策工具(如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在股市出现异常波动的非常时期,可采取推出平准基金、暂停或取消征收印花税等非常规手段,稳步释放政策利好以推动投资者信心恢复。同时,落地实施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比如可以由央行通过创造基础货币的方式,设立一定规模的“金融稳定基金”,确保货币投放精准到达实体经济。
长远看,还是应该依靠改革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调整优化发行制度、交易制度、并购重组制度和退市制度等,真正将资本市场的痛点和堵点打通,使资本市场真正符合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定位和布局。二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目前A股出现的上市公司股价提升,主要还是因为一系列增量政策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从而影响了估值部分的提升。但若想真正让资本市场实现长牛、健康牛,最重要的还是包含上市公司质量、盈利水平、创新水平和公司治理等指标在内的上市公司这一市场“基本面”状况的大幅度提升。
随着政策方向的落地,2025经济工作的主线越来越明晰。相较于超常规的行动计划,未来高质量的切实行动或许更为关键。
2025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政府、企业以及每一个你我信念与行动的汇聚下,中国经济定将平稳破浪前行,迈上“守”有方略、“攻”有方向的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作者:田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