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月1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2024年是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30年来,这片土地已由昔日的水塘洼地蝶变为日均创造GDP超10亿元的现代化新城。
苏州工业园区是如何实现这些成绩的?近日,曾担任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新方财团代表、副总裁的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国际商务部执行总监纪华胜,接受中新财经专访。
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
纪华胜表示,双方从一开始就明确目标,不仅要打造一个产业招商的项目,更要建设一座宜居的城市。因为要发展高端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吸引高端人才是关键,而宜居的环境正是吸引这些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还拥有美丽的金鸡湖、宏伟的东方之门、充满艺术气息的美术馆、精致典雅的书店……
“苏州工业园区有很多的亮点,例如:东方之门是苏州地标性的建筑。从新加坡的角度来说,最开心的是可以看到一座产城融合、宜居的城市。”纪华胜说。
纪华胜提到,最初主要是中国借鉴新加坡的经验,而从2015年起,新加坡也从苏州吸取了许多新的理念。双方在互补的同时,也在相互学习。
3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交出了三个万亿成绩单——累计实现税收收入1.09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54万亿美元。在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项目也相继落地。
纪华胜介绍,在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时,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有一些环保方面的议题。于是,新加坡政府决定与中国政府携手合作,将一片盐碱地改造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则是以互联互通为核心主题,涵盖数字经济、物流、航空等多个领域项目,紧密结合中国最新的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的宗旨,推动两国政府和企业间的深入合作。
他表示,中新两国成功的园区合作经验,也被借鉴到了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柔佛州,正在探讨如何共建经济特区;在印尼的民丹岛、巴淡岛,也有类似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园区。
“我们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的期望。”纪华胜表示,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至少一半新加坡企业已在中国设点,尚未设点的企业中,有四分之一希望中短期内在中国设点,很多新加坡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