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读:古人那么多,我们能够记住的都是被记录在史书上的,有些是各大领域的代表人物,有些是因为一些趣闻而被人所知,有些是留下了不朽名著而流芳百世。那么,刘知几是何许人也?刘知几代表作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刘知几是何许人也?刘知几,唐代人,
导读:古人那么多,我们能够记住的都是被记录在史书上的,有些是各大领域的代表人物,有些是因为一些趣闻而被人所知,有些是留下了不朽名著而流芳百世。那么,刘知几是何许人也?刘知几代表作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刘知几是何许人也?
刘知几,唐代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世代官宦之家,著名史学家。
从少年时代起,刘知几就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后来的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受家风的熏陶,他也喜好诗词歌赋,踏上仕途后专心史学事业。
良好的家风和从小就博览群书,刘知几于永隆元年(公元680年)以弱冠举进士,后来又历任著作佐郎、中书舍人、著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余年。此时,刘知几已经是当时社会闻名的学者。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他辞去史职,开始从事私入修史工作。详细地论述史书的类别和内容,以及自己对史学的见解,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注,对后世影响深远。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刘知几60岁时因营救长子犯罪流配一事惹怒唐玄宗,而后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以后去世。他的《史通》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刘知几对唐朝前期的史料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就从这一方面来说,刘知几就是一位称职合格的史官。
刘知几代表作
刘知几代表作是《史通》。
《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二十卷。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710)。
刘知几不满于当时史馆制度的混乱和监修贵臣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于景龙二年(708)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
《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在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前已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它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题目等,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认为,“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主张对当时各种“杂史”应分别其短长而有所选择,对以往各种记载中存在的“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关于作史原则,《史通》鲜明地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其《直书》﹑《曲笔》两篇,在认识上把中国史学的直笔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外篇的《史官建置》是一篇简要的史官制度史;《古今正史》叙述历代史书源流,间或也有一些评论;《疑古》﹑《惑经》承王充《论衡》的《问孔》﹑《刺孟》之余绪,对古代史事和儒家经典提出一些疑问,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严肃态度和批判精神;《杂说》等篇本是读史札记,涉及到以往史家﹑史书的得失,有的地方也反映出作者在哲学思想上的见解和倾向。
《史通》对史学工作也有一些论述。如它把史学家的工作分为三个等第:一是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如董狐﹑南史;二是善于编次史书,传为不朽,如左丘明﹑司马迁;三是具有高才博学,名重一时,如周代的史佚﹑楚国的倚相。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史学,是历史知识;史识,是历史见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史识的核心是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史有“三长”之说,被时人称为笃论,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唐人徐坚认为,为史者应将《史通》置于座右。明﹑清以来,《史通》流传渐广,注﹑释﹑评﹑续者往往有之,现代史学家亦有不少研究《史通》的论著。它是8世纪初中国史坛和世界史坛上的一部重要的史学评论著作。《史通》也是有缺点的。它对史书体裁的看法,仅仅局限于对过往的总结,未能提出新的设想;它说的史书编纂超不出编年﹑纪传二途,亦不够全面。它过分强调史书体例的整齐划一,以致要求以生动的客观历史去适应体例的模式,因而对已往史书的批评亦往往失于偏颇。
唐末柳璨着有《史通析微》,说明《史通》在唐代已经流传。《史通》之宋刻本已不可见,流传至今的最早本子系明刻宋本,如万历五年(1577)的张之象刻本。万历三十年的张鼎思刻本,源于嘉靖十四年(1535)的陆深刻本,也是较早的本子。李维桢在张鼎思刻本的基础上进行评论,乃有《史通评释》刻本。此后续有郭孔延《史通评释》﹑王维俭《史通训诂》﹑清朝黄叔琳《史通训诂补》等。浦起龙将明清各种版本疏而汇之,予以互正,撰《史通通释》,刻于乾隆十七年(1752),此即求放心斋刻本,流传较广。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王煦华校点《史通通释》,有详细校勘,并改正许多引书上的错误,书末附录陈汉章《史通补释》﹑杨明照《史通通释补》﹑罗常培《史通增释序》,是为目前之通行本。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刘知几是何许人也,刘知几代表作”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