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桑枝,为桑树的枝叶、桑枝、桑条、嫩桑枝、的总称,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传统养生桑枝目录桑枝的甄别与运行桑枝和羌活均可祛风除湿止痛而治疗风湿寒痹,又善走上而对上肢痹证尤佳,但桑技无寒无热,其性温和,可用
桑枝和羌活均可祛风除湿止痛而治疗风湿寒痹,又善走上而对上肢痹证尤佳。但桑技无寒无热,其性温和,可用于各种痹证;而羌活气息雄烈性燥,易伤阴耗血,故血虚痹痛、阴虚痹痛忌用。
桑枝枯燥的嫩枝呈长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l厘米。外表灰黄色或灰褐色,有少数谈褐色小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可见灰白色半月形的叶痕和棕黄色的叶芽。质坚韧,有弹性,较难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斜片呈椭圆形,长约2毫米。切面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纹细密,核心有粗大而绵软的髓。有青草气,味淡略粘。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食用桑枝的留意事项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分生桑枝,炒桑枝,酒桑枝,炙桑枝,桑枝的效用是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桑枝的作用是治风寒湿痹,脚气浮肿,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入肝、肾经。
效用: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用法用量:外敷:煎汤,50--100克;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
1、桑枝疗遍体风痒枯燥,脚气风尚,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本草图经》
2、桑枝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合用。
3、桑枝清热祛湿通络:桑枝用于风干冷痹、四肢关节疼痛。桑枝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独自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桑枝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余药物同用。桑枝重要作用为祛风通络,桑枝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4、桑枝治风湿手臂指麻者,可与威灵仙、防己、 当归 同等用;
5、桑枝嫩枝及叶熬膏服,治高血压,手足麻木。《现代适用中药》
6、桑枝治高血压病: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g,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卧前洗脚30--40分钟后即卧。方中桑枝降血压,为君药。(《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双桑降压汤)
7、桑枝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本草备要》
8、桑枝治疗臂痛:桑枝一小升,细切炒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一日服尽,无时。(《身手方》)
孕妇忌服桑枝。
桑枝的种植技术桑枝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枯燥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本品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m。外表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少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圆形的叶痕和黄棕色的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2~0.5cm,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线喷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
桑树喜光,对气象、土壤顺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高温,耐旱,耐水湿。也可在暖和湿润的环境成长。
全国大局部地域均产;主产江苏、浙扛、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桑枝: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切段,晒干。炒桑枝:取净桑枝段,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淡黄色,放凉。另法加麸皮拌炒成深黄色,筛去麸皮,放凉。(每桑枝段100斤,用麸皮20斤)酒桑枝:取桑枝段用酒喷匀,置锅内炒至微黄色,放凉。(每桑枝段100斤,用酒15斤)
桑枝的效用与作用桑枝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桑枝对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下的患者有必定的治疗作用。如将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患者除给相应的治疗外,桑枝组每天加用桑枝30克煎服,对照组不用桑枝。经一个月治疗,淋转率与用药前比,对照组无差异;而桑枝组清楚提高。
桑枝具备必定的抗布氏杆菌的作用,其机理不详。用桑树汤治疗慢性布氏病,对照观察,治疗组有必定的疗效。
祛风邪、通血络 《证治要诀·中风》曰:“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风邪中于经络,则气血运转不畅,经络失养,而肢体拘挛;风邪袭于肌肤,则肌肤间气血碰壁,头绪和睦,皮肤中融融如虫行而痒作矣。桑枝祛风通络行气血,濡肢节,止瘙痒,而用于四肢拘挛和肌肤风痒症。
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寒、湿痹。《症因脉治 ·痹症论》曰:“痹者,闭也。经络灵通,麻木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固关节、或重着难移,故名日闭。”风尚胜者为行痹,风性数变,故关节疼痛于上、下肢时时走窜;寒气者为痛痹,寒性呆滞,气血闭阻较甚,故关节疼痛猛烈,痛有定处;湿气者为着痹,湿性粘滞重浊,放关节繁重麻木。桑枝性味苦,平,善走窜于肢节,祛风燥湿通络,散行痹之风邪,祛着痹之湿滞,通痛痹之血络,而疗风、寒、湿痹。故《本草备要》曰:“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利水气、消浮肿,用于脚气浮肿等证。脾为土,喜燥恶湿,外湿因脾,或脾虚寒湿内生,均可致脾失健运,影响津液的输布而成水肿,水性趋下,湿气下注而双下肢肿甚,甚可溃烂成疮,称之为脚气浮肿,桑枝苦平入脾肺二经,开水之上源,利水消肿;燥脾土之湿,形似枝而循驶,祛双下肢之湿,水去湿除,脚气浮肿自愈。《圣济总录》方中即以桑枝单昧药,炒后,以水一升,煎二合,每日空心服之,以治水气脚气。甚效。
桑枝简介桑枝,为桑树的枝叶、桑枝、桑条、嫩桑枝、的总称。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定的决裂,上方无毛,有光泽,上方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反面较清楚;托叶披针形,早落。
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陈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少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白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桑树喜光,对气象、土壤顺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高温,耐旱,耐水湿。也可在暖和湿润的环境成长。
- 关系词条
- 苹果
- 杏子
- 香蕉
- 橙子
- 杨桃
- 板栗
- 猕猴桃
- 椰子
- 无花果
- 榛子
- 荔枝
- 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