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家口9月7日电 题:长城脚下的蔚县西古堡:从防御侵扰到对外开放。记者 陈林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说过,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这正是万里长城;而在长城脚下...
张家口9月7日电 题:长城脚下的蔚县西古堡:从防御侵扰到对外开放。
记者 陈林
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说过,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这正是万里长城;而在长城脚下,还有另一个奇迹,那便是河北蔚县的古城堡。
位于冀晋交界处的张家口蔚县,现存有1639处文物遗存,是中国首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八百庄堡”之称,目前仍保存完好的庄堡有150余座。西古堡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集古城堡、古寺庙、古戏楼、古民居于一体,是蔚县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古堡。
西古堡在当地被称为“寨堡”,南北各设一座堡门,并配有瓮城。堡门是进出的关口,也是瞭望哨所。堡门口的介绍牌上,有中文、英文等多种语言版本,30个大红灯笼分挂两侧,与石匾上被风雨侵蚀的模糊字迹形成对比。拱形门洞下,两道深深的车辙印见证了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步入古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石铺成的瓮城,这是古代城堡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约十米高的城墙,由数百年前的当地民众用黄土夯筑而成,再在墙外包砌青砖,坚固异常。
“瓮城在当地村落中罕见,西古堡的防御性体现在堡中有瓮城,这也是蔚县唯一拥有南北两座瓮城的古村落。”蔚县博物馆研究馆员李新威介绍,蔚县古称蔚州,是“燕云十六州”之一,明北方内外长城之间沿线重要边关,军队长期驻守于此。为防御侵扰,当地居民建造了大量易守难攻的居住城堡。“这些古堡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冲突的产物,也是民族融合的见证。”
李新威指着堡门下深深的车辙印说,过去晋商由此出发,经150公里外的张家口大境门,走“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前往蒙古国乌兰巴托,并延伸到俄罗斯进行贸易。
穿过瓮城,是一条227米长、3.5米宽的青石主街,180多座古民宅坐落两侧。这些民居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间嵌有木制格窗。有人在窗户上贴窗花,也有人家售卖“糊糊面”“贡米”“砂器”等特产。院落相互贯通,景中借景,吸引着各国游客。
村民蔺满德在西古堡街边从事剪纸制作和出售,他说,现在到这里的游客很多,街上常有外国人,在堡里开店,他每年收入约8万元人民币。
据官方资料显示,随着西古堡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积极发展旅游业,如今村庄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超30万人次。
暖泉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文物古迹。镇上共有8个古村堡保存完好,其中包括中小堡、西古堡和北官堡。暖泉镇党委书记朱兆杰表示,近年来,当地政府制定了暖泉古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保护古村堡的也正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文化项目,促进当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