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职国际因内部管理漏洞遭监管处罚 暂停证券服务半年

admin 次浏览

摘要:**天职国际因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案被罚 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 8月16日,蓝鲸新闻获悉,天职国际因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案,被证监会处以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的行政处罚。 天...

1381

**天职国际因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案被罚 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

8月16日,蓝鲸新闻获悉,天职国际因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案,被证监会处以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的行政处罚。

天职国际公开回应称,尊重并接受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并承认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和不足。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事件主要源于公司内部管理疏漏,奇信股份审计团队离职后,审计工作底稿内部交接不充分,导致在监管检查资料整理过程中,天职国际深圳分所相关人员操作失误。天职国际在公告中承认内部管理不足与缺陷,似乎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

今年以来,继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之后,天职国际成为第二家被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的本土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资格罚”似乎已成为严监管态势下的新常态。

**奇信股份被罚款5000万元 天职国际被罚没超2700万元**

证监会于8月23日对奇信股份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经查明,2015年至2019年,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合计虚增利润总额17.8亿元,其2015年至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证监会对天职国际的行政处罚决定显示,天职国际在对奇信股份2015年至2019年年报审计过程中,未恰当实施风险识别与评估程序,在货币资金、应付票据、执行工程成本等审计程序上存在缺陷。天职国际对上述五个年度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据接近天职国际的人士透露,此次事件主要源于公司内部管理出现疏漏,负责奇信股份审计团队离职后,审计工作底稿内部交接不充分,在面临监管检查进行资料整理时,天职国际深圳分所的相关人员产生了操作事故。

最终,奇信股份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员被处以100万元至1万元不等的罚款,数人分别被处以5年、10年、终身市场禁入。天职国际则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以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的行政处罚,没收业务收入367.92万元,处以2339.62万元罚款。

**大型内资事务所被行政处罚并不罕见**

公开资料显示,天职国际创立于1988年12月,总部位于北京,是首批获得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质的专业性咨询机构。业内人士表示,天职国际在过去10年间,得益于高度一体化建设,一直保持良好的执业记录。直到2022年财政部印发《会计师事务所一体化管理办法》,一体化建设才成为行业建设的标准。

2023年,天职国际经审计的收入总额为31.97亿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26.41亿元,证券业务收入12.87亿元。2023年度,天职国际为263家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审计收费总额为3.19亿元。

据中国证监会、地方证监局数据统计,在过去的10年间(2013-2023),中国证监会及地方证监局对会计师事务所共开出98份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对内资大型事务所的行政处罚有36份,占比37%,这表明大型内资事务所受到行政处罚并非个例。

天职国际因一宗案件被中国证监会处以行政处罚,成为十年来首个被处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这次事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反映出监管机构对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责任的重视。

截至8月16日,天职国际在上交所负责过72家公司IPO项目,其中44家注册生效,2家已提交注册,6家仍在问询阶段,20家终止或终止注册。在深交所,天职国际负责过79家公司IPO项目,其中32家注册生效,4家通过上市委会议,3家正在问询阶段,1家获受理,4家未通过审核,35家终止(撤回)。

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今年新修订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如果IPO企业的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被中国证监会依法采取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或者接管等措施,尚未解除,那么要中止发行上市审核。

近年来,监管机构持续发力,对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其中,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尤为严格。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要求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管,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对参与、协助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从重处罚。

同年8月,《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表示要对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从严监管,依法追究财务造假的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加强财会监督大数据分析,对财务造假进行精准打击。此后,中国证监会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明显加大,向会计师事务所开出的行政处罚数量明显增加。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财政部组织各地财政厅(局)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检查的数量分别为1705家、1854家、2161家,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62.07%、8.74%、16.56%,数量显著增加,2023年更突破2000家。行政处罚方面,涉及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从85家增长至197家,增长约2.3倍;行政处罚的注册会计师数量从119人增长至509人,增长约4.3倍,受到行政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数量在近三年呈现数倍增长,2023年处罚力度可称为历年之最。

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强调压严压实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强监管信号不断释放。 2024年1月,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将对从事保荐承销、审计会计、法律、评级等证券服务的中介机构“一案双查”,警示资本市场“看门人”提高执业质量。3月,证监会提出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压实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责任。4月,发布的资本市场新“国九条”要求,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并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

在“严”字当头的背景之下,监管机构亦加强执法力度,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中介机构等主体的监管力度全面铺开且力度明显加大。

1 月 19 日,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强调,将对中介机构实施「一案双查」措施,包括保荐承销、审计会计、法律和评级等证券服务机构,督促资本市场「看门人」提升职业操守。

此举意味着,监管部门不再像以往仅处罚券商中介机构,而是将处罚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非券商中介机构,甚至此前未曾受罚的项目现场相关人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监管机构已公布对 12 家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北京中天华茂、大华、立信、天健、瑞华、天职国际、希格玛、亚太、中汇、中天运、中喜和中兴财光华)做出 15 项行政处罚。

今年上半年,超过 50 家上市公司因虚假记载而收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 20 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事务所将可能面临追责。随着金融监管的不断强化,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处罚措施出台。

随机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青白江咚波电子商务网
2、本站永久网址:http://www.zcxhd.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