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1日,上海(记者 陈静)报道,复旦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推出“相辉学堂培养计划”,简称“相辉计划”,并将于秋季新学期首次招生。相辉计划重点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相辉...
6月11日,上海(记者 陈静)报道,复旦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推出“相辉学堂培养计划”,简称“相辉计划”,并将于秋季新学期首次招生。相辉计划重点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相辉计划通过理科试验班(本硕博贯通)招生,并进行专业动态考核。入学一年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分流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方向。
相辉计划采用“相辉学员”荣誉制度,被录取的学生将被授予“相辉青年学者”称号,并伴随其整个培养周期。学校将在课程选择、项目资助、导师配备、学习指导和讲座开设等方面开放优先权限,提供更多优势资源。
复旦大学在发布会上公布了2024年招生培养政策。今年的招生政策着重培养面向基础学科前沿和新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相辉计划将建立由院士领衔的顶尖师资团队,为每个学科配备至少2-3位院士导师,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开展一流学术训练。
在通识教育方面,“相辉青年学者”将重点加强人工智能(AI)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了对接新时代生产力需求,学校正在打造一批贯通本科和研究生的“AI大课”。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和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AI课程,将AI能力融入专业培养中。在专业进阶阶段,相辉计划设置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以及集成电路、AI等新兴交叉学科的硬核课程,组成核心“课程池”,引导学生强化交叉融合思维训练。
今年1月,复旦大学面向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成立了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并计划从今年高考生中招收本科生。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下设集成电路领军人才班,推行“一生一芯”计划。每位学生在本科阶段都将参与先进功能芯片的研制全过程,毕业时将拥有一枚由自己自主设计完成的芯片。生物医*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采用医工导师制,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工科试验班(智慧医*与芯片领军人才班)对标国际一流大学课程体系,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并增加实验和编程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