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核心要素激发无限潜力

admin 次浏览

摘要: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催生出大量的新兴产业、业态和模式,加速重塑着生产方式,优化着经济结构。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加速战...

3982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催生出大量的新兴产业、业态和模式,加速重塑着生产方式,优化着经济结构。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加速战略布局,争夺科技和产业领域的制高点。

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代和历史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科技创新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洞察了生产力发展规律,对抓住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生产力是促进社会进步最具生机与变革性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由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生产要素创新的配置、产业深度的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特点在于创新、关键在于质优、本质在于先进生产力。

科技创新在发展生产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和地位,这一点在人类历史上已得到反复验证,并将持续适用于当前及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历史逻辑出发,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变革都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 20 世纪中叶的 200 多年中,机械化、电气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但总体而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劳动和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

20 世纪后半叶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引领了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深远影响和核心作用日益凸显。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一批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加速进行,这不仅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极大地丰富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内涵和类型,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相适应新型生产关系的塑造提供了现实条件。

从国际经验来看,后发国家在赶超过程中往往通过承接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其技术进步路径相对单一,要素结构的优化也滞后。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即使某些技术实现突破或在部分领域取得领先,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也很可能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落后。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极有可能因结构严重失衡导致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归根结底,如果发展战略思路受制于传统要素禀赋和静态比较优势,过度依赖技术引进发展产业,而不是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向内生性发展,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也难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实践基础来看,经过持续的努力,我国的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在许多领域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这些科技创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催生出全新的生产力质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蓬勃发展,加速塑造新的发展动能和优势。

随机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青白江咚波电子商务网
2、本站永久网址:http://www.zcxhd.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