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 月 28 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宣布,山西省的一块柏型植物树木化石已获得国际命名。 根据发表在《古植物学和孢粉学评论》上的研究成果,在山西省阳泉市发现的二叠纪上石盒子组...
4362
6 月 28 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宣布,山西省的一块柏型植物树木化石已获得国际命名。
根据发表在《古植物学和孢粉学评论》上的研究成果,在山西省阳泉市发现的二叠纪上石盒子组植物木化石是一种新型裸子植物矿化木材,属于原始柏型木属。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以发现者白志君的姓氏为该化石命名为“白氏原始柏型木”,其拉丁文国际通用名称为“Protocupressinoxylonbaiisp.nov.”。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蒋凯歌、王柯寓、王军、万明礼共同完成。
研究人员通过测量、采样、磨片观察和对比发现,这种远古树木生活在距今 2.83 亿至 2.73 亿年前的早二叠世晚期。该木化石的发现丰富了我国二叠纪时期华夏植物群裸子植物多样性的了解。
白氏原始柏型木化石标本在树木管胞和射线薄壁细胞中保存有完好的真菌残留物,其中一些是典型的锁状联合结构,表明真菌与植物之间存在关联。白氏原始柏型木管胞细胞间中间层的缺失表明木质素优先被降解,与现代白腐病的选择性脱木质素过程类似。